<
t9b4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大明嫡子 > 大明嫡子 第668节
    等将院墙最后一段破败处填补好,朱允炆直接就用衣袖擦拭着脸上的汗水,向着小巷两端看了一眼后,这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,推开院门走向厨房。

    深夜。

    照旧是明月高照。

    只是这轮明月之下,却不知道到底有多少见不人的事情将要发生。

    当一片乌云从远方被风吹动着,挡在了明月之下,此刻的夜幕便成了最好的掩饰。

    几道黑影在院墙之间闪过,贴着院墙下的阴影无声的移动着。

    张辉浑身包裹在黑衣下,只露出藏在黑纱下的双眼,透着一股明亮的光泽。

    在他的身后,仅仅只有两名麾下。

    余下的人,则都是在隔壁一条街道上的某处空置院中等待着讯号,随时准备接应。

    张辉到了朱允炆的院外,看着地上的石子,不曾多想便翻身跳进了院中。

    落地之后,脚下并无动静发出。

    在他身后的两名麾下,亦是翻身入院,落地无声,手中顺带着悄无声息的多出了两柄匕首。

    三人缓缓靠近正屋。

    一声钻洞老鼠的声音,在窗下发出。

    少顷,屋子里传出了打鼾声。

    只是很快,鼾声便停了下来。

    而上了足够多油的屋门,也被缓缓拉开。

    朱允炆弓着身子出了屋子,看向窗下的三人,也不说话,只是自顾自的走向厨房旁的一个草堆下。

    等到了草堆下,他又在地上摸索了一下,终于是找到地窖上的木板盖子。

    打开木板,朱允炆便率先跳了进去。

    张辉转身对两人打了个手势,两人便立马压着脚步藏在了草堆两侧,而他自己则是随着朱允炆进了地窖。

    窖口的木板给盖上,让地窖变得严丝合缝起来。

    朱允炆这时候已经是猫着身子蹲在地窖里,点亮了一只香烛。

    香烛被他处理过,点燃之后发出的光只够照亮两人之间这点空间,再往外便依旧是黑漆漆的。

    张辉走到了近前,皱眉看向朱允炆:“发生什么事情了,今日在巷子外面就看到你在摆弄石头,也不怕被人发现?”

    朱允炆哼哼道:“刘宗圣在忙着算计怎么从晋商手中弄来更多的钱粮,韩明王在忙着等有机会就杀掉刘宗圣。他们现在,可没有时间盯着我。”

    张辉看着朱允炆,点头说道:“还是要小心一些,殿下给我等的教令,首先是保护好你和你夫人的安全。”

    朱允炆嗯了声:“你们该在附近不远处买下一座院子,然后挖一条地道到这地窖里来,要是真的出了事,我也好带着秋娘跑路。”

    张辉接过朱允炆手中的香烛,向着四周照了过去,随后开口道:“确实要做这种准备,你放心,这两日我们就买好院子,挖一条地道过来。”

    见张辉是听劝的。

    朱允炆又说道:“你们还得提前预备好逃出太原城的路子,最好也是挖地道出城!”

    这一下张辉有些无语了。

    他很认真的盯着朱允炆,想要看看对方是不是在和自己开玩笑。

    朱允炆重重点头道:“真的该挖一条出城的地道!便是用不上跑路,也能让人偷偷进城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第五百三十五章 老三欠我一个天大的人情

    地窖里。

    朱允炆说的很认真,让张辉找不到半点作假的痕迹。

    要弄一条能够悄无声息出入太原城的密道,其难度远超挖一条连接到朱允炆这个院中地窖里的地道。

    张辉脸上有些凝重。

    能有一条秘密出入太原城的密道,固然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值得的事情,但其难度也是巨大的。

    灰暗的烛火在地窖里摇曳着,将两人的身影投射在墙壁上,显得有些扭曲。

    泥土深处的气味密布整个地窖,土腥味带着些凝固着的许久不变的味道。

    朱允炆的眼中倒映着两人中间摇摆着的烛火,无比的明亮且坚定。

    “刘宗圣和韩明王不是一条心,一直都是借韩明王的身份在白莲教行事。而白莲教和晋商又是互为利用的关系,白莲教不会容忍起事功成之后还留着晋商。而晋商也很清楚这一点,所以他们也只是借助白莲教的人手挑动天下大乱而已。”

    幽暗的地窖里,朱允炆语气平静缓缓的分析着当下所处局势之中的关系。

    张辉面露讥讽,这些个反贼想要成就大业,却不知昔年大明皇帝陛下是何以励精图治,与当初那一帮开国功勋是何等的精诚一致。

    他相信朱允炆所说的白莲教内部以及白莲教与晋商的关系。

    “只是这一点,与当下之局势有何关系?”

    张辉脸上露出疑惑,不知朱允炆是要如何利用太原城里如今的局势关系。

    朱允炆这时候想了想,又道:“对了,关外鞑靼部也有人进了太原城,那日李府大院设宴,倒是听反贼们提及,只是尚未与鞑靼部的人会面。这一点,倒是也可被我们利用。”

    张辉眼中的疑惑愈发的浓郁起来。

    过往不曾相处,他只对炆废人当初的那些事情有所耳闻,却不知晓这位竟然也能会有那么深的谋略。

    朱允炆望着沉默的张辉,忽的站起身走到墙角,将墙角处两根插进顶部的一高一低竹筒底下的塞子打开。

    一股新鲜的空气很快就从上面涌了下来,地窖里劣质的空气顺着管道被挤压出去。

    朱允炆深吸了一口气,这才开口解释道:“我近来思前想后,先前定下的敌不动我不动的策略,或许需要改一改。”

    “改一改?”张辉面露狐疑。

    在当时定下的有关山西道一事,就是朝廷要徐徐图之,先将边军的粮草供应稳定下来。在反贼们秘密图谋的时候,朝廷也另有准备。

    现在朱允炆说要改一改,这无疑是让张辉心中生疑,当下之局面还能如何更改。

    朱允炆说道:“我近来在想,若是等到反贼们自觉准备妥当,而后起事,到时候必然会叫我大明良善百姓陷入祸事。”

    张辉不由的点点头。

    这一刻,他忽然觉得眼前这位炆废人,似乎也没有那么恶劣。

    只是当初或许是因为涉及那至高的权位,方才有了那些糊涂事。

    朱允炆则是继续道:“既然如今我们已经知晓反贼的图谋和计划,若是寻得一个妥当的机会,自然是可以先下手为强,趁其不备,抢先出手,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。”

    张辉面色深重:“若要如此的话,恐怕会大乱太孙殿下的安排?抢先于反贼之前出手,很多布置都要加快速度安排,还要寻到你所说的那个机会。”

    朱允炆目光幽幽:“机会总会有的。”

    说完,两人陷入了一阵沉默。

    良久之后朱允炆重新抬头看向张辉:“晋王府那边怎么样?”

    张辉眨眨眼:“晋王殿下未曾听从太孙教令,不愿去往大同,与凉国公一同坐镇大同边军。且已叫人写了请罪的奏章,以及请太孙殿下准允晋王妃及王府幼子南下应天的奏章。”

    晋王叔不愿意去大同?

    朱允炆双眼微微眯起,思索着三叔为何会冒着违抗太孙教令的风险,而选择留在太原城。

    张辉见朱允炆在皱眉思考,小声揣测道:“或许,晋王殿下也是有与你此刻一样的想法?”

    “三王叔也想抢先下手?”朱允炆倒是有些意外,想着晋王府是否会有这样的考虑,而后摇头道:“三王叔不会想到这一点。按照这些年三王叔的行事,他或许是想做那守土之王,不因自己而让我大明皇室威严扫地。”

    凡天下臣子皆有守土之责,宗亲藩王更甚。

    凡是遭遇兵事的地方官府,但凡是固守城池的,官府官员几乎都会得到朝廷的褒奖和晋升,便是战死也会有所抚恤,对其子嗣后人亦有恩荫赏赐。

    可若是你地方官员,闻听敌军奔袭而来,便丢弃城池、抛弃百姓,私自逃离。

    不论最后结果如何,朝廷定然是要给你定一个失地的罪责,斩立决,更甚至乃至于会祸及家人三族。

    张辉突然问道:“你对晋王府有所想法?”

    朱允炆嘴里念道着:“白莲教、晋商、鞑靼部、晋王府……容我再想想,容我再想想!”

    张辉点点头,闭上嘴,默默的向着进气的竹筒挪动了两步。

    半响之后。

    朱允炆双手拍响,将有些想要走出地窖的张辉给拉了回来。

    “还有我!”

    朱允炆脸上带着一丝红光,目光紧盯着张辉。

    一直看到张辉脸上露出紧张,朱允炆这才因为激动而站起身。

    却是忘了这地窖里的高度。

    哎呦一声。

    朱允炆双手抱着头顶,弯着腰,涨红着脸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着张辉,随后朗声道:“老三这一回要欠我一个天大的人情了!”

    张辉眨眨眼,有些好奇。

    他很想知道,此刻朱允炆脑袋里到底都想到了什么事情,竟然能叫他如此的兴奋。

    朱允炆却是重重的拍着张辉的肩膀:“张百户,想不想升官?”

    望着朱允炆那闪烁的双眼,张辉忽的有些紧张起来。

    他低声道:“违法乱纪的事情,我不做。”

    朱允炆已经伸手勾住张辉的脖子,凑近道:“咱们都是忠君爱国的人,又怎么可能会去干那些事情?我们又不是反贼!”

    张辉却越发的不放心起来,总觉得朱允炆现在是装着一肚子的坏水,一副坏心思。

    朱允炆幽幽道:“只要你点头,我保你一个官升三级!”

    官升三级?

    &amp;lt;div style=&amp;quot;text-align:center;&amp;quot;&amp;gt;

    &amp;lt;script&amp;gt;read_xia();&amp;lt;/script&amp;gt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