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脉象和体征来看,虽然有脑出血的情况,但出血量应该不多,情况也并不严重。
李一程从怀里拿出银针,出手很快,扎在了陈传芳的头顶。
“啊!”
陈母发出一声惊呼,想要上前,陈永祥制止了她。
李一程一连在陈传芳头顶扎了七八针,然后又扎了手和脚上的穴位。
过了一刻钟,他才将针取下。
他从怀里掏出小瓷瓶,倒了些酒精搓了搓手,道:“我给开一副方子,陈大哥拿着方子去打麦场处找黄主簿,他会告诉你怎么取药。”
“是。”
“吃两天药看看,陈村长应该能醒来。”
陈永祥和陈母都十分感激,“谢谢李师爷。”
陈母擦着眼泪,拉着李一程的手道:“李师爷,您留下吃饭吧!我给您做好吃的。”
李一程道:“大娘,我还要去别的人家去给人看伤,等陈村长醒了,我再来叨扰。”
“好,好,咱们说定了。”
陈母恋恋不舍的放开了李一程。
陈永祥要去抓药,从屋里喊出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子来。
“李师爷,这是我儿子,叫安乐,他带你去村里受伤的人家。”
陈安乐个子不高,瘦瘦的,黑乎乎的,很有礼貌的给李一程行礼。
李一程笑道:“麻烦你了。”
陈安乐小声道:“不麻烦,您跟我来吧!”
陈安乐不是个话多的孩子,出了门在前面带路,一句话也不说,只是时不时的回头看李一程。
李一程不知道他看自己做什么,可能是没见过外人,所以好奇?
往前走了一个胡同,陈安乐拐进去,敲了第一户人家的大门。
大门里一个粗犷的声音问道:“是谁?”
“敏生叔,我是安乐,我爹让我带李师爷来给您看伤了。”
“安乐?”
大门打开,开门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男人。
他脸上胡子拉碴,眉头皱着,颧骨青紫,头发也乱糟糟的,神情很不耐烦,但看到陈安乐,扯了扯嘴角,像是扯到了伤处,“嘶”了一声。
他穿着一件青色棉袄,一只胳膊却没穿上,露在外面,上臂处胡乱缠着几块布条。
“敏生叔,这位是李师爷,是来给您……”
陈安乐的话没说完,就被陈敏生打断了。
“我认识李师爷,李师爷,您快请进。我娘这两天不舒服,您给我娘看看。”
李一程没想到这个粗糙的人是个孝顺孩子。
陈敏生的娘一见李一程,就握着他的手道:“李大人,那些人真歹毒啊!居然来抢粮食。他们抢了种子去,我们怎么种地啊!”
李一程安慰她道:“老人家,曾大人已经送了粮食和种子来了,你们能有饭吃,也有粮食种。”
陈敏生的娘擦了把眼睛,“真的?县令曾大人来了。”
“对,就在村外的打麦场,最快的话,今天就会安排发粮食了。”
“好,好,县令大人是活菩萨啊!”
李一程先给陈敏生的母亲把了脉,对陈敏生道:“老人家就是气着了。气血攻心,加上肝气郁结,所以才胸痛,不思饮食。我给开两副药,吃了就没事儿了。”
陈敏生连连道谢。
他的胳膊上被刀划了个大口子,虽然止住血了,但皮肉红肿外翻,没有愈合的迹象。
李一程给他清理了伤口周边的死皮、腐肉,做了缝合。
整个过程中,陈敏生咬着牙,一声不吭,只有一头的冷汗。
陈安乐看着针线在皮肉中穿梭,心惊肉跳,想不看,却又忍不住,紧紧握住的拳头里全是汗。
李一程手下动作很快,一边聊天分散陈敏生的注意力。
“你伤的这么严重,为何没去看大夫?”
“村里没有大夫,这个时候不想出村,再说,家里被抢了粮食去,没有心思去看大夫了。”
“你家里被抢了多少粮食?”
“一袋子小麦和一袋玉米。”
陈敏生咬着牙道,“要不是要护着我娘,他们肯定抢不走!他们要是敢再来,我一定跟他们拼命!”
“你家里还有什么人吗?”
“家里还有我媳妇儿,前两天她回娘家了,没回来。幸亏她不在,不然受了惊吓就不好了。”
陈敏生说到这里,忍不住笑意,“她有身孕了。”
“恭喜。”
“谢谢。”
李一程给陈敏生重新包扎好,给他开了方子。
陈安乐又带着他去了下一家。
就这样一家一家的看伤,治伤,李一程一连走了五户人家。
李一程还想继续往下走,被金岩和刘春两个人拦住了。
说时候不早了,要他回营地休息。
李一程犹豫,“还有好多受伤的人……”
刘春道:“李大哥,你出来已经一个多时辰了,曾大人会担心的。让那些受伤的人去打麦场,你给他们看也是一样的。”
金岩也道:“陈村长受伤昏迷,你要亲自来,所以曾大人没有拦着。要是他知道你这么辛苦,肯定不会同意的。”
他话音刚落,就见后面跑来一辆马车,赶车的正是黄兴。
“二老爷,老爷让我来接您回去。”
刘春立即笑了起来,“李大哥,我们说什么来着?老爷不会让您在外面太久的。”